在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煤炭需求整体减弱的背景下,煤化工行业用煤数量的逆市增长无疑是当前低迷煤市的亮点之一,也给深陷困境的煤炭行业带来一丝希望之光。
2015年1月实施新版《环境保护法》以来,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批已经成为新建煤化工项目的关键。11月,环境保护部就《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》征求意见,将有助于煤化工项目在环评阶段,就规划布局、项目选址、污染防治方案、环保技术选型等方面获得参考依据,提高环评的水准和审批通过的成功率。
煤化工生产伴随着废水、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产生,挥发性有机物(VOCS)的处理也日益得到重视。其中,高含盐废水处理和杂盐的合理利用是重中之重。新建煤化工项目必须借鉴已有大型项目的成功经验,通过技术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,然后解决环保问题,实现煤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。
据统计,今年1至9月,我国煤炭消费约29亿吨,同比下降4.6%。其中,电力、钢铁、建材行业分别耗煤13.8亿吨、4.8亿吨和3.8亿吨,同比分别下降6.1%、3.4%和8.4%,而化工行业耗煤1.9亿吨,同比增长9.9%。
目前我国国内现有煤炭产能近40亿吨,在建煤炭产能近10亿吨。由于近年来建设的矿井实际产能普遍大于核准产能,多数大型矿井持续坚持扩能改造,实际煤炭产能要远远大于官方公布数据。另据官方预测,2015年,国内煤炭消费量大约在37亿吨左右。未来,受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以及环保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,电力、钢材、水泥等传统领域煤炭消费增长空间已经非常小。也就是说,如果未来煤炭产能不进行大幅压缩,而又没有开拓新的消费领域,可预见的过剩煤炭规模将远远超过10亿吨。
总而言之,我国“富煤、贫油、少气”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现代煤化工具备一定的发展空间,但是这更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趋势,如何推进煤化工产业节能环保进程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心。